看过春晚《心病》这部小品的,应该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,高秀敏(死者为大,实无冒犯之意)带着范伟去赵本山处看病。高秀敏告诉赵本山要想办法让范伟接受这笔钱。于是山开始大谈生命,于是范围说了一句话——“我不想知道我是怎么来的,我只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。”
可以参看视频。
在传思录中(最近王阳明很热,心学大师,大明贤哲,我自是从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中介绍起处就开始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,只不过我认为,哲学理论是永远飞不进寻常百姓家的,读之可以,迷之则过。),有这样一段对话:
萧惠问死生之道
先生曰:知昼夜即知死生
问昼夜之道
曰:知昼则知夜
曰:昼亦有所不知乎
先生曰:汝能知昼,懵懵而兴,蠢蠢而食,行不著,习不察(不会被当作诬蔑国家领导吧? 此处大意为:学习或温习或指思考时不清醒),终日昏昏,只是梦昼(白日梦看来早有出处啊,此处书中翻译为梦中的白天),惟息有养,瞬有存,此心悻悻明明,天理无一息间断,才是能知昼,这便是天德,便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,便有什么生死(此处全以逗号断句,是我觉得古书本无标点,如果因为今人标错标点,而使意义大变,那标注之人即为罪人,故权以逗号断句,而且断句也未必断得对)
个人观点,最后的大意为,你怎么可能知道昼呢?你起床吃饭、行、习都是迷秘糊糊的,这就像梦中的白天。唯有息有养,瞬有存,内心清醒明亮,对天理的思考没有一刻间断,才能知道昼(个人认为,此处和《大学》里,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律而后能得
有想通之意)
突然觉得《心病》这个小品,范伟、赵本山对话和萧惠、王阳明的对话有着某些相通的道理。所以,写了这个,分享给大家。
生活无处无哲学啊!!! 可能分析地不对,欢迎交流!!!
The Original Link: http://baham.github.io/03_22_zhao-ben-shan-xiao-pin-%3C%3Cxin-bing-%3E%3E-yu-wang-yang-ming-chuan-si-lu-zhong-de-si-sheng-zhi-dao.html
If you want to reprint it, please do under the CC BY-NC-SA 4.0